代理商拿什么伤害国内汽车音响?(2)

  • 2011-10-21 10:25
  • 来源:CarCAV.com
  • 作者:廖建华
  • 责任编辑:admin

 

  另外,我留意到一个现象,这两年国外品牌的老板和技术总监频频造访中国,劲浪的来了,欧迪臣的来了,摩雷的来了,零点的来了,喜力士的来了,史云威格的来了……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中国市场的发展值得他们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国内代理商把国外改装技术和经营理念引进国内市场的做法,虽然未必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当所有代理商都在坚持做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效果始终会表现出来的。

  进口品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代理模式害了国内汽车音响的发展》文中认为,中国汽车音响市场高端领域被国外品牌占据,压缩了汽车音响国产品牌的发展空间,造成了它们的发育不良。到目前为止,进口品牌占据汽车音响的高端领域是事实,但把国产品牌的“不作为”归咎于进口品牌的观点,笔者认为有些牵强。

  举个例子,中国的整车企业,很多与国外品牌成立合资公司,多年过去了,但也没有成就中国汽车的本土品牌。但我们能够把长城、奇瑞、比亚迪碌碌无为归咎于本田、丰田、大众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吗?显然不能,因为在足够的市场空间里面,能够让一个品牌没落甚至消失的,不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自己的不作为。其实通过引进产品,取其所长为我所用最成功的例子应该属中国的武器发展,中国前期先进的武器装备绝大部分是依靠从俄罗斯进口的,例如战斗机、防空系统等,中国的武器装备并没有因为大量从俄罗斯引进“洋品牌”而受到阉割,反而在很多领域上演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绝妙好戏,例如在5代战斗机方面,在无人机等方面,最起码不会落后于俄罗斯。相反的例子是印度,印度很多武器装备也依靠国外进口,但到目前为止,印度还没有完整的军工产业。台湾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成为被美国阉割n次的山寨“太监”。因此,本土品牌能否成大气候,根本原因不在进口品牌的竞争,而在于国产品牌有没有成为主流的心态和付出相应的努力。

 

  07年以前,国内车载DVD市场不也是日本品牌一统天下,那时候阿尔派先锋建伍、富士通天等等品牌绝对占据市场的主流。几年时间而已,我们再放眼现在的车机行业,卡仕达、飞歌、畅新、佳艺田、恒晨取代了昔日的日本品牌的市场地位,我们能说阿尔派、先锋、建伍这些品牌不够强大吗?我们能够说好帮手、飞歌、路畅崛起的时候市场上竞争不激烈吗?但国产车机品牌在市场上取得了成功,当然,国产车机品牌要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不得不为国产车机品牌喝彩!因为它们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专车专用。后级国产品牌自己的特色在哪里?

  我认为,后级国产品牌应该多一点品牌内涵和产品品质的积淀,少一点浮躁。我们看看进口品牌,丹拿、劲浪、先锋等等,哪一个没有几十年的积淀,不仅仅是时间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在这几十年里对产品品质精益求精的追求,对品牌价值赋予的坚持和执着,丹拿、劲浪、先锋等品牌最大的成就都不在汽车音响领域,而在家用影音领域,这说明了这些国际品牌富有的品牌魅力。俗话说,物以类聚。你要成为精英,你就必须和精英为伍。没有理由认为进口品牌和国产品牌同在一个市场竞争是一件坏事情。

  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之间的差距,绝对不仅仅是发展历史的长短问题,最核心差距在于产品品质和品牌附加值上。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最基本诉求,但如果沦为仅仅追逐利润的工具的时候,注定企业成不了品牌,更不用说走向国际了。笔者2006年买了一台惠普的手提电脑,虽然现在那台电脑已经被偷了,但我至今还收到惠普公司定期发给我的邮件,咨询我在使用惠普产品时的体验,向我传递惠普最新的发展信息等等。这就是国际品牌,因此我至今深信不疑,买电脑,选惠普。在汽车音响国产品牌的成长过程中,难道与这样的进口品牌同台共舞,也会怕被挤出舞台吗?如果连这种勇气都没有,谈何成为主流,谈何引领风骚。因此,国产品牌能否成功,根本在于国产品牌商自己,国产品牌会否被淘汰出市场,根本也在于国产品牌商自己。国产汽车音响品牌当自强不假,但不可能奢望在没有进口品牌的情况下实现,没有狼的羊群不可能走向强壮,道理也一样。

 

更多讨论请点击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581985.html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
中国汽车影音网微信公众号

改装案例库进入>>

附近专业改装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