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之道:看足球学成功(27-28)

  • 2006-06-09 23:16
  • 来源:中国汽车影音网
  • 作者:金华盛
  • 责任编辑:CarCAV编辑
战略是由指挥官制定,但真正作战的是士兵。

  奔跑在运动场上挥洒热汗的是球员,而不是教练。教练在场外再如何焦急,也不能上场参赛。场上形势瞬息万变,需要每个人的创造性反应与发挥,球员们的想法是平时教练训练的反应。

  平时多流多少汗,战时就可以少流多少血!

  希丁克常说:“虽然主教练有时候可以认为自己非常重要,但一旦比赛开始,一切只能靠球员自己了。”

  足球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其实很复杂。各自有着不同技术和想法的23名球员,可以组成很多种不同的变化,事先根本无法预测。所以,如果球员不能主动“思考”,绝对无法获胜。

  所谓“用脑袋踢球”就是“思考速度快”的足球。足球场上,每个瞬间都会发生无法预测的情况:球在我手上,球在队友手上,对手运球接近我……都要不停地思考,因为进球和丢球就在0.1秒之间。球赛中,主教练在场外长椅上通过信号或叫喊,发出作战指示非常有限。

  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依靠球员自己摸清对方的路子,加快“思考的速度”采取对策。

  足球不是劳动,而是以思考驱动的——充满创意的比赛。

  在过去,韩国队的踢法被称为“石头脑子踢法”,在现代足球中,一个球员要传球,至少要有3-4名队友配合,才有可能产生传球空档。但是当一名韩国球员拿球时,周围只有两名队员跑动,拿球队员不知该如何传,在东张西望中失去传球的好机会。所以就有很多缓慢的回传,而很少快速犀利的直传。这是因为球员们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动。

  希丁克上任前,韩国球员完全没有机会训练思考。任何一个主教练也没让他们懂得思考的重要性。过去只要按照主教练的要求去做的球员,才被认定为理想球员。因此球员们也就不敢自作主张,只会盲目地“听话”。

  一个人具不具备当领导的能力?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

  “举一反三”的能力

  只要上级领导说一

  他马上就能主动而积极地想出三种执行的方法,

  并善于带领着周围的人

  “始”志不渝地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地

  ——想尽一切办法

  去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这样的人才

  是一个团队中的宝玉

  一个团队中的栋梁

  摘自《王阳感悟》

  成功是

  一种心态,一种习惯

  是人的一种思考模式

  是人生活的一种方式

  积极思考的定义是

  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看好的那一面

  事情的角度最少有两种

  一是正面,二是负面

  而如果将注意力集中在正面去思考

  就会往正面的方向去努力

  ——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著

  《自己就是一座宝藏》

 

 

 

[NextPage]

 

足球选手在比赛时应像个舞者,要具有创意和柔性。每一时刻都要随着自己的意志控制球,才能成为齐达内那样优秀的球员。足球比赛是无数个不确定性的延续,齐达内也会踢出个“臭球”,卡洛斯(巴西队著名后卫)也会一时被抛在后面。

  球场上对手之间不停地摩擦,会造成无数个预料之外的“偶然”,所以最初计划好的战略战术就要根据场上情况,随时应变。这不是坐在场外的主教练可以做的事情,而需要在球 场上奔跑的球员自己决定,因为他们更清楚主教练不知道的事情。

  主教练的战略战术再好,如果球员们没有执行能力,依然是大问题。

  足球比赛中的所谓“快速”,是如何把脑子里的想法快速传到脚上。“创造性地踢球”,球员们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主教练可以灌输的,这需要球员的天赋与悟性。希丁克主教练上任后,第一个变化就是要求球员们 “用脑子踢球”。

  对于希丁克“脑子也要和身子一起动起来”的要求,球员都抱怨说:“身子不痛,但是头痛”。

  希丁克如果看到球员只是玩命奔跑,却没有任何想法,就会毫不留情地指责:“懒!(Lazy)”希丁克经常强调,应在自己脑子里想好该如何跑位、该如何传球等有创造性的行动。

  希丁克的企图心创造了世界杯上韩国的奇迹,也宣告了韩国新足球的诞生。

  韩国小说家金炯璟意味深长地说:“希丁克成功带领韩国队创造奇迹的核心是,他解放了韩国球员的灵魂,打破了不同年龄球员的辈份顺序,使球员们以轻松的心态,自由参与竞争。”

  球员们的个人能力、爆发力和想像力都格外突出,以前压在肩上的负担和焦急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的心灵在绿色草坪上自由翱翔!韩国摆脱了“恨式足球”的历史。


 

 

 

[NextPage]

“我们到底是靠哪部分赚钱?是靠脖子以下赚钱?还是靠脖子以上?”

  —— 摘自 世界华人成功学第一人 陈安之 著《如何做个赚钱的总裁》

  3M:“15%规则”

  1902年创办的3M虽然是美国最悠久的企业,但直到现在,它依然以其强大的研发能力闻名于世,他们每年都能开发100多种新产品。

  是什么让他们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呢?答案可以从3M的“15%规则”中找到。

  所谓“15%规则”,就是团队当中的任何人,都可以用15%的工作时间,去做与自己职责无关的,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来激发创意。他们甚至可以去钓鱼,去登山“找创意”……

  “15%规则”意在鼓励员工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即使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不会受到任何非议。在这里你有100%犯错的自由!

  3M公司现在最主要的利润来源之一,Post-it(报事贴)的产生,就是因为拥有这样的制度,这项不起眼的产品发明,创造了11年高增长的销量。

  由于3M公司鼓励创意的环境,让员工勇于创新,有了一个新产品从构想直接变成全球性产品的土壤。

  鼓励员工不断创新,独立思考,挑战尖端,是3M基业长青的秘诀所在。

  谁能让土地主动地长出新芽?

  ——这就是森林!

  主管永远无法替代

  团队成员做好每一件事情

  所以

  善于激发

  团队成员主动创造性和能动性的领导者

  必是发展最迅猛的团队

  摘自《王阳感悟》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
    中国汽车影音网微信公众号

    改装案例库进入>>

    附近专业改装店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