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方案该如何确定?
关于激励要分两方面,一是正激励,二是负激励。有句名言叫“痛并快乐着”,其实应该把顺序调换一下“快乐并痛着”。为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上班,销售顾问就开始“痛”,兴趣和激情都消失了,又哪来的快乐呢?其实要让销售顾问快乐着很简单,让他们的收益跟公司的收益直接挂钩,比如说销售一台DVD导航,提成为500元,这相当于销售两台车的提成,销售顾问有怎么能不快乐着去销售呢?百事达的提成比例是毛利的10%,过去顾客都是销售顾问的朋友,销售顾问恨不得都以成本价将产品销售给客户,都想做“好人”,而更希望既做了“好人”又增加自己的收益,在把产品以成本价销售出去之后又反过来问精品部,能不能多给点提成,这个月都超额完成了销量了,能不能将本来是100元的提成加到200元?
当然了,奖罚要分明。完成指标可以拿提成,可以活动相关的奖励,如果没有完成指标的话,也是要有相应的处罚制度的。百事达一开始的时候也是只有奖励没有处罚,到有奖有罚,一步一步的走过来的。跟员工开句玩笑叫“愿赌服输”。
激励方案如果100%都能完成,都能得到奖励,那这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案,只有80%完成,20%完不成那才是一个好方案,也就是要让80%的人快乐着,20%的人痛苦着。这样20%的人会活得非常痛苦,而完成指标的人也不会觉得很轻松,也不敢松懈,一旦落后,痛苦的就是自己了。当然也不能20%的人完成,80%的人不能完成,这样的方案也是很糟糕的,所有的销售顾问就会联合起来抵抗最终也将无法实行。要让很少一部分从每一个月的第一天上班开始就欠公司的钱,每一个项目没完
成都要扣钱,或许会有人认为辛苦一个月下来却倒欠公司的钱没意思,不愿意继续干下去了,反过来一个月下来你员工都没办法创造价值,那这个员工留下来还有什么意思?这样经过两年的时间,尽管08年整体上很萧条,09年特别红火,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所有销售顾问的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目前的平均水平在6000——12000之间。其中做得好的销售顾问收入的70%来自精品。
作为一个经理,更应该关注那些没能做好精品销售的销售顾问,针对这部分员工进行培训业,不要每个月扣完那么一点点钱就了事,扣钱不是目的,要让他们明白,浪费机会,方法不对,没有完成精品销售指标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其实通过培训,让他们都成功了,他们会从心理感激你的,因为是你的帮助让他们的收入得到增长。
总之激励方法要有正负激励,目标要定得科学合理,基本都能完成,很少数是不能完成。
员工要培训哪些基本技能?百事达是怎么做的?
销售顾问的培训基本内容其实就是我刚才讲到的必做的项目,防爆膜必须懂两种或以上,各种数值及生产过程特点,当各户问到的时候必须说得清楚;DVD导航的所有功能的具体操作使用、制造商家、优点等,也必须掌握两种或以上。销售顾问需要培训的基本上就这些,而精品销售的要求就更高一些,当销售顾问遇到难题的时候,精品销售必须第一时间站出来,替他们解答。如果精品销售都无法解答的话,那这个精品销售也必须培训了,精品销售经理、总经理或者专业的人士都是很好的老师。
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提出自己的个人能力提升计划,公司也要对每一位员工针对每一个项目做一个分析,比如防爆膜项目满分是5分,A员工目前能力只能达到3分或者其他的分值,这是根据营业值作为依据的,有根有据,不信口雌黄。有的员工在做答卷的时候很厉害,动则满分,而一到实际操作,来到客户面前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甚至一大堆专业的数值、制造上等什么稀里糊涂的东西都跟客户说了,比如一个防爆膜就抓着一个客户讲解了3个小时,客户就很纳闷了,我并不是来学习防爆膜的,我只需要知道有什么作用就可以了。浪费时间还不说,甚至引起客户反感,不原消费就麻烦了。
关于培训的方法,各有奇招。百事达除了新产品之外,基本不需要大课堂培训,要求精品经理深入一线,站在员工旁边看着员工怎么跟客户交谈,结束之后马上就这个案例跟员工分析,这个案例失败的地方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客户为什么会拒绝等,单独培训,纠正员工的错误,指导正确的方法,在下次面对客户的时候该如何进行讲解和销售。这样一对一的针对性的培训简单有效,可行性非常强。如果这个时候又把所有的员工召集在一起进行培训的话,对优秀的员工来说是不公平的,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这也对精品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事达现在已经撤销了精品经理的座位,整个精品部只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是精品部内勤整理库存、订单等工作使用的,精品经理深入一线,帮助所有员工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销售顾问的业绩,才能提升整个精品部的效益。如果精品部经理哪天来到我总经理的办公室,坐在了我的位置上,我就会到处走到,看看能不能帮助一线的销售顾问解决什么问题。
集团对下属分店精品考核以成本为目标合理还是以毛利为目标合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4S店经营精品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增加利润。这个时候讨论成本就显得毫无疑义。百事达一开始的时候每个月的精品成交量是700万,而赠送就达到了500多万,这样来谈精品经营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一次我到广汇的一家店,他们告诉我,反正是总部压下来的指标,不管用什么办法,就算是赠送也要完成,只有完成了指标才好对集团总部有交代。没错,这样做是可以向总部交代了,但是又怎么向总经理交代呢,毫无利润可言。百事达从07年1月1日开始就不再赠送,到现在已经真正实现了零赠送,因为赠送和销售是矛盾的。不管是精品经理还是总经理,说到赠送都会心疼,有哪家店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赠送的防爆膜是威固的,绝对没有,除非自己是个傻子,或者买车的那个客户是自己的亲戚。但是如果送差的产品,就会互相攀比,你送差的我比你送的更差,到头来客户又将不满意了。这其中还牵涉到销售部和采购部,采购部会要求销售部不断的减低成本,成本降低了产品质量也就随之下降,最后销售又不满意了,你采购的是什么产品,客户才使用两个月,地毯就穿了几个洞,天天遭到客户的投诉。这样采购部就会被认为是接收了回扣、贿赂,不然怎么会这么差的产品也采购呢?越赠送越多问题,越不利于精品部的发展。
这又有一个问题了,别的店都赠送精品,不赠送又怎么卖车呢?大家要搞清楚一个概念,销售部没有赠送,但是精品部有赠送。精品部在可控成本范围内,客户消费到了什么程度,可以赠送什么样的产品,比如赠送一对头枕或一对抱枕。要注意的是,必须由精品部赠送,销售部无权赠送任何产品。
针对一部分客户不赠送精品就不买车,百事达有什么绝招?
不赠送精品不代表不让利、不赠送车主钱或代金券。比如说同样的一台车,售价是10万,别的公司赠送防爆膜和真皮座椅,如果说你什么都不赠送,确实是没办法销售。但是有办法解决,看对手公司赠送的是什么牌子的防爆膜和真皮,价值多少钱,弄清楚之后把这部分钱转换成代金券给到客户,客户凭代金券在精品部就可以获得同样的产品。用代金券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自由选择,比如防爆膜,客户可以加钱购买更好的品牌,这完全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给予客户更大的尊重,因为最终选择权在他手里。跟赠送实物不一样了,赠送实物决定权在于4S店,高兴赠送你威固就送威固,高兴赠送你茶纸就送你茶纸,客户有的只是接受权,毕竟免费赠送的,你还想怎么样?跟客户解释清楚这点,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诚信形象,无疑就扩大了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产异化,对整车销售反而是一种促进。
汽车销售毛利和精品销售毛利如何精确区分?
在06年以前,百事达也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到底整车销售赚了多少钱,精品销售又赚了多少钱?比如说销售部在销售整车的时候赠送了10000的精品,成本只要3000,那这7000到底算哪个部门的利润呢?在实行了销售部零赠送之后就没有这个困扰了,整车销售利润是5个点就是5个点,其他的跟整车销售无关。目前国际上的行情是这样的,好一点的话,大概在2.5到3.5之间,而差一点的话,大概就在1.5到2.5之间,国内行情也将与国际接轨。精品的销售多少就是多少,不存在界线不清的情况。话又说回来,不管是整车还是精品,都是整个公司的一部分,又何必分那么清楚呢?
产品定价为成本的多少倍为合理?
百事达有专门的人员调查市场价格,另外客户也会有所反馈。比如说威固的防爆膜,客户反馈说别人才卖7000,而你们却卖8000,那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派出调查员工进行调查,如果对手是违反规定,低价倾销,那就会向相关厂家反应,要求采取相关的措施,如果确实是自己定价过高的话,那就要适当调整价格,与市场一致,这就是合理的价格。产品定价跟随市场走,不要高于市场,避免失去客户,当然也不要低于市场,导致利润流失。经过调查发现,4S店的产品价格比市场高15%,消费者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毕竟享受那么舒适的环境和完善的售后服务。
员工激励方案其实还有一种不错的方法,
南京宝铁龙麦经理提议的名为“三好学生”奖励制度。一个销售团队,想要选出“三好学生”,首先需要具备“好学”“听老师话”“品德”“成绩”等优良表现,再有一个就是目标的订立,现在太多企业领导都已经习惯了“拍脑袋定目标”,不根据市场行情而定, 一味的从上个月或者上年度的产量加上若干若干。这样就好比我们给“三好学生”定了考试95分才有资格入选一样,“学生”(销售顾问)不论能不能完成,起码在接受的时候是有抵触心理的,那么完成不论目标呢?罚吗?罚永远都不是目的。而麦经理的处理方案呢?比如说这个月的精品营业额是50W,100辆车的销量,平均下来一辆车是5000的单车产值,那么统计一下,肯定有的销售顾问这个月超过5000,有的没有达到5000.好,这个时候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到了,入选的肯定是达到5000的那部分学生(销售顾问),这部分人这个月成绩为优异,奖励呢,单人销售提成的20%,总有个名次的嘛,咱们也不能吃大锅饭,第一名奖金800,第二名奖金500,第三名300.而那部分没达到5000的学生(销售顾问),抱歉,这个月只能拿单人销售10%,甚至更低。输,也要让你输的心甘情愿。这样做的目的,避免了销售顾问们因为不切实际的目标而放弃竞争的机会,再有就是,精品经理们你们永远要记得,会卖精品的,永远是那一部分销售顾问,你需要紧紧抓住的,也正是这部分人。
更多讨论请点击:http://bbs.carcav.com/read-htm-tid-47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