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期待走出困局

  • 2005-03-20 22:15
  • 来源:福建省汽车用品及服务行业协会
  • 作者:何祖谋 何金
  • 责任编辑:CarCAV编辑
对于行业协会,有人作了这样形象的描述:“戴市场帽子,拿政府鞭子,坐行业轿子,收企业票子,供兼职位子。”将它看作“二政府”。不少企业反映,事实上,许多行业协会的工作任务、服务内容,更多的是围着主管部门转,而不是会员的共同利益。目前,行业协会

  对于行业协会,有人作了这样形象的描述:“戴市场帽子,拿政府鞭子,坐行业轿子,收企业票子,供兼职位子。”将它看作“二政府”。不少企业反映,事实上,许多行业协会的工作任务、服务内容,更多的是围着主管部门转,而不是会员的共同利益。目前,行业协会的管理模式多是行政式的,在按市场规律服务会员、帮助企业方面多有欠缺。

  近日,记者在福州、泉州两地对此作了相关调查。

福州:官办色彩浓

  福州市改革开放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州市行业协会总体上实力较差,代表性弱,覆盖面窄,开展活动能力不强。从目前划拨给该办管理的40家协会来看,有的协会专职人员不到2个,过半的协会长年不开展活动,有的连办公地点也没有。

  记者在福州调查时发现,许多行业协会官办色彩浓厚,政会不分现象明显。目前,福州几乎所有的行业协会都由政府主管,大多数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由政府主管部门的干部兼任,或由离退休的领导干部专职担任。有的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内设机构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有的成为政府部门的门面或附属物,没有真正的自主权,也没有行业管理职能,只能为政府作些辅助性工作,根本谈不上发挥为会员企业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实施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的功能。

  许多行业协会职能定位不明确。除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之外,国家和地方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行业协会的地位、职能,行业协会几乎无法参与行业标准和行规行约的制定、价格协调、资质论证、质量监督与检测、行业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等,开展工作十分困难。

  福州市美容美发协会表示,由于没有行业标准和监管行规,对市场上不良发廊及虚假广告,协会无法起到行业自律、行业监督的作用。

  福州市粮食行业协会称因无法制订行业自律行规,对“毒米”事件等问题无法预防与监管。

  福州市服装协会近来会员虽然从几十家壮大到100多家,但因无法为名师解决职称等问题,吸引不了大型企业,在促进行业整体对外参与竞争,获得市场份额方面,受到严重制约。

  问题的另一面是,行业协会入会率低,代表性和权威性差,资金和人才缺乏,影响功能的发挥。在市级协会中,只有40%的协会能正常开展活动。即使是这些协会,也缺少创新开拓意识,工作停留于一般性的聚会、联谊,对维护会员企业权益,提供服务方面做得不够,对企业的吸引力不足。

  行业协会的资金来源,一般是会费,经费普遍不足。即使有的协会通过咨询培训服务收取了一些费用,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人才缺乏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配有专职人员的协会不到10%,大多数由政府部门人员兼职。兼职人员政务缠身,使协会工作缺乏计划,比较随意。

  针对这些问题,福州市改革开放办公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所管理的行业协会进行整改,要求政会分离;有条件的要成立党团组织;专职工作人员至少2—3人;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由行业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产生;不与主管部门一起办公。据介绍,目前已整改了24家,还有16家将在今年一季度完成。

  这个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州市目前正加紧研究制定有关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力争用3—5年时间初步形成具有福州产业特点的,分布合理、覆盖广泛的行业协会体系,和有利于行业协会健康发展的法律体系。

泉州:“洋协会”抢滩

  目前,在泉州登记在册的各类行业和专业社团协会有200多个。这些协会的产生有两种形式。

  一是体制外产生的民间组织。这种协会是某一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民间自发组成的,旨在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然后取得合法地位。这种协会来自民间,在组织、协调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另一种是体制内产生的行业协会。它通常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成立,挂靠政府部门,大部分会长、秘书长等重要职务由相关部门的领导担任。这些领导不可能专门从事协会内部事务,协会缺少专业人员,活力不足。

  泉州地区民营经济活跃,相关的行业协会较多,多数企业都加入一个或数个相关协会。他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协会,与同行互通信息和经验,通过协会搭设的信息平台,获取最新的行业动态,组织行业展会,进行产品和技术交流,协调并引导行业发展。因此,协会成立之初,常得到积极响应。但是,事与愿违,不少行业协会成立后鲜有活动,形同虚设。许多协会第二年就很难收齐会员费,反过来影响了协会的日常运作。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被冠以各种头衔的“洋协会”开始抢滩泉州,大张旗鼓开展业务,势头逼人。目前,泉州已有以办事处、代表处等名义存在的“洋协会”30多家,多以服装、工艺品、鞋等行业为主,为本国企业提供服务。

  对此,泉州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担忧。他说,加入WTO以后,政府在许多经济领域将一些职能向社会机构转接,但由于行业协会发展滞后,一旦在国际市场发生贸易纠纷,泉州企业往往以一企之力应对国外的行业协会,即使胜诉,也会大伤元气。在国外,行业协会在贸易纠纷应对时所扮演的角色超过政府。但在泉州,一些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提起自己的协会,明显底气不足。

  目前,泉州多数行业协会市场化程度不高,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面临许多困难,如职责不明,人才、经费短缺,服务工作难以开展。因此,为行业协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是泉州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当务之急。

明确职能是关键

  有关专家指出,从理论上讲,行业协会的职能应包括对策与业务咨询;行业协调与发展;业务研讨、培训和技术、经验交流;提供法律服务,开展行业公益活动,承担政府委托或授权事项等。健康的行业协会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尤其是民营经济,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建立行业协会,利莫大焉。

  专家表示,国家要尽快立法,明确行业协会的职能、任务、作用、地位等,并赋予行业协会职能,理顺与政府及其他组织的关系,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协会在协调会员企业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往来、招商引资,以及提出反倾销申诉、做出反倾销应诉、反倾销调查预警、价格协调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如行业信息统计、技术标准制订、生产许可证和企业营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认定等基础性和前期工作,可以委托行业协会来承担,并予以制度化。其实,这也是国际上通行做法。

  从现状看,淡化行业协会官方色彩是当务之急。按照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架构,政府主动把原属自己的部分经济管理权力交给协会,对协会的控制策略要从“强制、依附”转变为“平等、合作”,形成伙伴关系;行业协会要树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理念,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与其他众多行业协会的不景气相比,福建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在发挥作用方面已迈出了探索的步伐。这个协会是2003年1月由七匹狼、柒牌、才子等知名企业,联合300多家省内服装服饰企业成立的。一位服装企业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国内服装已从产品竞争时代步入品牌竞争阶段,全国服装产业呈现出区域大品牌竞争的态势,以团队的形式集体进军国内外市场,无疑是打响“福建服装”品牌的法宝,有利于提高我省服装品牌在全行业的知名度。

  这个协会充分利用社团组织在对外交往中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与省贸促会合作,先后举办了“中国—阿根廷”、“福建—墨西哥”、“中国—美国”、“中国—印尼”等多场经贸交流座谈会,为国内外服装行业搭建交流的平台,寻找新的商机。

  2004年,协会还与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合作,组织省内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出访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还先后组织企业参加日本东京中国纺织成衣展、德国户外用品展,让我省服装企业直接接触了国际服装市场和国际服装采购商,获取国际最新服装信息,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网所有内容,未经注明,版权一律归中国汽车影音网(CarCAV.com)所有
      欢迎转载或引用本网所载内容,但请注明来源于CarCAV.com,否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分隔线----------------------------